除去首四集,我真的,在十集開始,才覺得這部劇好看。

童星戲,從來,既不是我的最愛,可我也不抗拒(唯一的例外是《擁日之月》,我是童星幫的!)這是我看首四集時候的想法。

這到五集之後、十集之前,我就開始可憐被逼告別童星戲的我們了。

「想你」故事寫的很虐,虐到假如不是這樣的卡士我會直接棄劇。而直到十集以前,我都覺得,Zoe跟Harry在一起,就一直這樣好了。因為,在十集之前,Zoe根本没有表現過對李秀妍這身份絲毫的留戀,直至到十集她跟媽媽相認。

美女哭不一定美,但尹恩惠,哭出來,一點都不醜之餘,更有一絲的楚楚可憐,甚至讓我覺得比五至九集來得美(其實是妝不同了吧,前面每個人的嘴唇都好像塗了十層唇彩似的...)

從Zoe拿著鞋追出去,找到小區,再跟著韓正宇,我第一次發現,其實她並没有那麽恨李秀妍。

所以我說,這部戲,在十集,開始好看了。之前並不是難看,但,灑狗血的程度,絕對有到趕客。

試想想,如果,Zoe根本不想回到李秀妍這身份,這部戲就會變成韓正宇自己在那邊一直追Zoe,而Zoe其實只想跟Harry過日子,那請問,有什麽戲可言?我們又在看什麽呢?

到Zoe真的動搖了,這樣也就有戲了。

《想你》這部戲,讓我最驚歎的不是俞承豪,也不是朴有天,而是尹恩惠,畢竟,我真的好久好久没有看到她的演技了。《拜托小姐》收視不負眾望,可是,劇本不是我的菜,我完全就是硬把它吞掉的;《Lie to Me》可以算是不太有營養的一部愛情喜劇,劇本荒唐到我又哭又笑,收視很恐怖但至少我看得順也看得樂。

然而,這兩部劇裡,我完全看不到尹恩惠有演技可言,我甚至懷疑過,《葡萄園》會是她最後一部有戲的劇。

所以,當我從她的Zoe身上偶爾看到李秀妍的影子,你想象得到我有多麽的驚喜嗎?(我指的不是什麽『雨會停,雨不會停』和小動作那些,而是語氣、反應、反射那些一眼就看得出是有被消化過的痕迹的演技。)

坦白說,朴有天演的韓正宇,其實並没有任何十五歲的韓正宇的影子。不是他演得不好,因為,看得出來,那是角色設定,是作家把韓正宇設定為一直尋找李秀妍於是處於近乎瘋掉的一個人。

二十九歲的韓正宇,跟十五歲的韓正宇,同樣是未曾找到李秀妍,然而,前者是歇斯底里,後者則是無助。

相信我,如果Zoe最後沒有選韓正宇,他真的會瘋掉,不要忘記,在十五歲那年,這樣的情況,就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因為,在韓正宇而言,李秀妍從來就不是說忘記就可以忘記的人,如果可以的話,等了十四年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會發生。

劇本無疑是悲劇走向,朴有天亦多次提出只有韓正宇死掉,這件由於當年韓太俊貪念而醞釀並繼而越發不可收拾的悲劇才可以完全落幕。

朴先森這樣說並沒有不對,但,試問有哪一國的編劇會弄死自己為一個演員量身打造的角色呢?

以悲劇收場可以反映一貪之差所帶來的無盡傷害;以喜劇收場卻可以帶出世上一切其實不過取決於人心。

各自有各自的振奮人心,各自有各自的適合就看你是屬於那一類的觀眾。

作家選擇用「如果我們當初如此相遇」作結尾,這讓我想起了「蝴蝶效應」,十四年前韓太俊的小小的失誤,擾亂了秩序,引發了這一發不可收拾的慘劇,而作家,就是在把弄這個「如果」。最後兩集,作家用上了很多的首尾呼應,在懸疑的題材下無疑能增強其說服力,而作結尾的這個「如果」,無疑錦上添花。對於在過去兩個半月被作家虐到幾乎多次吐血的觀眾們,算是一點點安慰吧。

我想,這類的劇,就不會再有觀眾說,很可惜要告別這劇之類的。

這部,我沒有看到很不順,但也沒有特別的去追,我,可是昨晚才終於把二十、二十一集給翻出來看的。由於在十五集以後同步看「擁日之月」,我是真的有被混淆到。不過呢,「想你」在我這個好不挑剔的觀眾的手下,一次快轉都沒有,算是不錯呢(笑)

我是覺得,即便你不是朴有天、尹恩惠的飯,只要你是韓劇迷,也不妨為了俞承豪看一下這部「想你」,這個居然比我小幾個月的國民弟弟,可謂天生的會演喔。我呢,現在就乖乖回去慢慢爬加小小快轉剩餘的八集「阿娘」囉(可以的話也順道把小承豪給收了XD)。

P.S. 不正經但又不完全算題外話的題外話,二十一集那一屋女人的情景,我至今依然是理解不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